欣为《浙江天主教史略》撰序

浙江省天主教爱国会、教务委员会(简称“省两会”)将本书《浙江省天主教史略》清稿交我检校,并嘱写一导读性序言,自当乐受此邀,以尽一个平信徒的应尽义务。

      展开稿本后,则又百感交集,一方面既感历经“文革”浩劫之后,仍能搜集如此丰富详尽的四百年间资料,中外人名和僻乡地名俱全,其集辑艰辛之状是可想见的;另一方面,则又恐“60后”的信众们有敬主的信望爱三德、却缺少对教史的了解,难以理解此“平铺直叙”缺少连贯“故事”性的“流水账”式记载的史实。因此,如何写好这篇导读性的序言,使读者能感到读教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认识到读教史和以先贤的爱教、兴教、护教的事迹作为楷模,是提高和巩固个人信德的重要基础,则唯有祈求圣神的默启,指我以写好此序言的门径了!

       四百年前,中国作为从零开始的一个传教区,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当然有一个值得人们尊敬的先行传教者——利玛窦神父,浙江省的开教也必有个倡导者——李之藻进士。的确,由于他们两位对建立中国教会和浙江教会的贡献,奠定了坚固的教会基础。四百年来,我中国教会虽经历了长达一百五十年的艰难禁教期,再加此前的五十年又逢社会的变革,然现今的教会不仅没有衰败,反而愈加兴盛,全国信众约达700~1000万人,浙江也达17万人左右(由于目前各地特殊情况,未能有正确的统计),若非主宠,若非政和,安能臻此!

       利玛窦虽未到过浙江,但却与浙江先贤李之藻1601年在京初会时即一见如故,结成莫逆的“生死之交”达十年,并在1610年为重病中的李之藻付洗。李不久即霍然而愈,人为之奇!这十年正是天主教在中国树基期间,李之藻对利玛窦襄助良多,特别是利氏的“教科文”并举的本土化、儒学化福传方式,不仅为当时中国士大夫阶层所接受,也在几年前获得前教宗的多次赞扬;之藻1628年(崇祯元年)在杭州编辑刻印的中国天主教第一部丛书《天学初函》是完成利氏遗志的传世巨作,至今仍为世界著名图书馆所珍藏,四百年来多次重刻重印。之藻另外还有两个学术上的“第一”,即第一个研究“景教碑”和第一个引入“逻辑学”(《名理探》)进中国,国内外学术界为之称道不已!

       浙江省开教后,曾有多位德行卓著的耶稣会士进驻,其中卫匡国神父更是至今名闻国际的神学家、史学家和地理学家,他1658年回欧洲向教廷申述中国教友祀孔祭祖的理由,从而获得特准;同时在欧时又连续发表四本介绍中国的专辑,其中拉丁文版《中国上古史》曾引起欧洲历史学界及宗教界对“创世”问题历时多年的大争论!他三百多年前在杭州建造的号称当时中国第一座辉煌的天主堂至今依旧“老当益壮”地健在。

       本书所载的这些浙江教会组织及建设史料,就是全国开教四百年以来成就中“承先启后”的一个小缩影,它也有待我们大家不断发展之、兴盛之,庶不负先哲先贤们的遗志!

      “省两会”七届一次常委会议在讨论事项中,认为教会历史性档案资料均因“文革”受到严重损毁,甚至荡然无存,而老一代知事者又日益凋谢,为抢救起见,决议编印《浙江天主教史略》一书,以昭天主教开教四百年来的史实,为后人留下可查考的根源,以荣来兹!并委请郭慕天神父主持和主编此项工作。郭老素负“教会史活字典”的美誉,由其负责编辑本书,可谓庆得其人矣。

       郭老,圣名保禄,祖籍浙江金华,生于1918年,今年已逾九十华诞,仍勤于笔著荣主之文不休,本书之编竣,自可作为其谢主锡寿的献礼!

       郭老,1942年毕业于宁波保禄神哲学院,1948年毕业于北平(今北京)辅仁大学历史系,1963年在牧灵、行医中又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函授班,是目前浙江省乃至全国天主教界的“耆宿”级神职学者,《世界宗教人物辞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版)有其传。

       全国恢复宗教活动后,1983年郭老应邀到北京,在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任教,讲授神、哲学及教会史。后调回浙江,担任“省两会”的领导工作。

       本书在编排上,既有纵的继承,如400年来教区的历史性划分;又有横的联系,如各教区之间的教务配合;还有按时间排列的综合性全省大事记。所以对“查考”往事或某个人名是非常方便的。只是在文笔上缺少些艺术加工,但倒底这是本“教史略”,而不是别类读物。

       本书清稿后,我因检校工作而得先睹为快之便,阅后有所感慨之处:

       一是神圣的教会过去成为外国修会争夺地盘、分割利益之地,若非实行“三自”,中国天主教会必将日益衰落,终至消亡!

       二是有一首古诗云:“流水有原因,仁者多衷情”,不由得让人联想到为推动中国天主教神圣而艰巨的独立自主自办教会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仁人志士。新中国建立以来,一大批具有远见卓识的天主教神长教友,其中也有不少浙江省的人士如本书稿所提到的,为了中国天主教的命运和前途,他们顶住了种种压力,积极寻求一条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毅然决然地高举起了爱国爱教的旗帜,脱离外国修会的制约。

       三是浙江天主教同中国天主教一样,既是前途光明,同时也是任重道远的,要义无反顾与祖国共命运、同呼吸,像李之藻、杨廷筠乡贤那样的爱国爱教,才无愧于做一个真正的基督徒!

       四是在“文革”中受到不公正待遇的神职人员和教友,在事平后一本基督的“爱”,无怨无悔地为教会、为社会忠心服务。

       祝福大家主佑康乐!

                                        主内后学 九三叟

                                              伯多禄·董太和

                                                                                               书于2008年圣诞节

第一章  传入与发展

第一节          唐、元时期

       唐贞观九年(635),天主教的一个支派聂斯脱利派(Nestorians)经西亚传入我国,被称为波斯教或大秦教,后定名为景教。百年后,有“于诸洲各置景寺……法流十道,寺满百城”的记载,极盛一时。当时浙江属江南道,江南道包括今浙、闽、赣、湘、川东、皖南和苏南地区。所以,江南道有景教不等于浙江有景教。唐建中二年(781),刻立“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书写碑文的是”朝议郎前行台州司士参军吕秀岩”。由此,有人推断吕秀岩是名在浙江任官职的景教徒,并藉此证明景教已传入浙江。唐会昌五年(845),武宗下令灭佛教,波及景教,而在中原逐渐消失。

       元代,至元十六年至十八年(1279-1281),镇江府路副达鲁花赤,撒马尔罕人马薛里吉思(Mar Sargis)在镇江建造景教堂6所,并在杭州城东荐桥门(后称清泰门)东侧建“样宜忽木刺大普兴寺”。“样宜”为“约翰”之译音;“忽木刺”是叙利亚文“Umre”之译音,即寺院或教堂。《元典章》卷33载:大德八年(1304),“温州有也里可温,创立掌教司衙门,招收民户,充当本教户计(籍)。”“也里可温”蒙古语,意为有福缘的人,是元代对景教和天主教的统称。“掌教司衙门”当为主教或总主教驻所。至元二十六年(1289),意大利方济各会士孟高味诺(John of Monte Corvino)来华,居大都(北京),传教建堂。后又有三名方济各会主教:哲拉德(Gerard)、裴莱格林(Peregrine)与安德肋(Adrew of Perugia)来大都。皇庆二年(1313)后,又先后从大都到泉州,途径浙江。泰定元年至二年(1324-1325),世界著名旅游家意大利方济各会士和德理(Odoric of  Pordenone,1265-1331)从泉州越过仙霞岭,乘船经衢江、钱塘江抵达杭州,居住在一位信天主教的蒙古官员家中,进行传教活动,曾到灵隐“呼猿洞”游览并与僧侣辩论轮回说。他的《游记》给浙江天主教和地方民情习俗留下了宝贵资料。至正三年(1342)秋,另一位方济各会士马黎诺里(John of Marignolli)到大都,贡献“天马”。至正十年(1346)马经杭州、宁波、泉州返欧,写成一本《奉使东方记》,但未提及在浙江活动情况。元亡,浙江景教与全国各地一样消失,杭州荐桥门的景教寺院也成了废墟。

第二节             明代传入初期

       明嘉靖元年(1522),葡萄牙人在广东屯门被逐后,来甬江口双屿居住。经过20年的经营,居民增至三千。建有议事厅一处,医院二所,大教堂一座,小教堂六、七处,葡萄牙传教士八人。因葡人招伙聚伴,横行村镇,烧杀掳掠,百姓不得安生。《明实录》载:“浙江巡抚遂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遣都指挥卢镗,副使魏一恭等捣双屿贼……镗入港巷,毁贼所建天妃宫、营房、战舰、贼巢,自此荡平”。“天妃宫”为圣母无原罪堂之误称。葡萄牙多明我会克罗士的著作《论中国》(Gaspar Cruz Tratado da China)与平托的《远游记》(Fernand Mendaz Pinto Peregrinacao)中记载称“计来剿者凡六千人,船三百艘,五小时即化乌有。”中有“1-2万教友被杀,”一语,显然是夸大其词的。戴才拉著《澳门教区》(Teixeira Macao Sua Diocese)中记有浙江代牧顾方济的一段话:宁波药行街天主堂是16世纪葡萄牙人所建教堂的旧址。

       万历十三年(1585),意大利籍耶稣会士罗明坚(Michel Rugieri,1543-1607)万历十年(1582)到广东肇庆,交识了肇庆知府绍兴人王泮。十三年(1585)11月20日,王泮乘升任岭西道副使之便,约罗明坚和麦安东(Antoine d’Almeyda,1556-1591)两神父离肇庆赴绍兴,次年1月23日到达。王泮安置2人居住在王家祠堂,祠堂四周筑有围墙,内有花园、厨房和数间住房,紧挨王泮住宅,有一门相通。王泮的父亲已80高龄,经神父讲道劝说,于那年4月6日耶稣复活大瞻礼领洗入教。其父领洗时身穿白衣裤,信仰活泼坚定,谦逊诚恳,致使罗明坚感动流泪。另外,还给几名病重垂危的婴儿和一名患有严重肺病,医治无效的青年举行了洗礼。

       在绍兴,二神父经王泮的介绍,交接了许多文人和官员,并受到人们的宴请。因前来听道的人越来越多,主人怕被人告发,但又难以启齿。罗明坚明察主人的隐情,托词肇庆来信,催促他们回去。费赖之《麦安东传》记载,安东本想留居浙江,未能如愿以偿,并有“此行凡四月”寥寥数字,露出麦的惋惜之情,怏怏返回肇庆。罗明坚,字复初,1580年来华,他是第一个获得在我国内地居住的传教士。1584年他在肇庆撰写了一本《天主圣教实录》,是介绍天主教教义的第一本汉文书。王泮,字宗鲁,万历二年(1574)进士,八年(1580)任肇庆知府,十二年(1584)在肇庆翻刻利玛窦的《山海舆地图》,是我国出版世界地图最早的一次。他把翻刻的地图赠送给大官好友,无形中起到了扩大传教士在上层社会内影响的作用,为后来传教士在我国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三节             明末清初时期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0-1610)到北京定居,广交士大夫。杭州人李之藻(任工部员外郞),与利交往密切,共同探讨数学、历法和天主教教理,相处达10年之久。至万历三十八年(1610)三月,李之藻由利玛窦在北京施行洗礼,成为天主教徒。万历三十九年(1611),之藻父亲去世,回家奔丧,四月从南京邀请耶稣会士郭居静(Lazaro Cattaneo,1560-1640)、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1577-1623)和钟鸣仁(又名钟巴相)修士到杭州。3人寄住在之藻家中,为其父举行丧礼,并向参加丧礼的亲朋好友和来宾宣讲天主教教义。五月八日在之藻家中举行了第一台弥撒。这一天被后人称为杭州天主教开教日。六月,杭州人监察御史杨廷筠受洗入教。郭、金神父从李家迁居杨家,把杨家佛堂改为天主圣堂,设有祭台、备有祭衣。从此,天主教在杭州站稳了脚根,并以杭州为起点,向浙江各地逐步扩展。

       万历四十年(1612),耶稣会士林斐理(Felicien Silva,1578-1614)神父(葡萄牙人)和石宏基修士(澳门人)来杭协助传教。次年,2人赴处州(今丽水)传教,施行洗礼70人。四十一年(1613),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Julio Aleni,1582-1649)到浙江传教。

       万历四十四年(1616),南京礼部尚书沈㴶控告天主教传教士邪说惑众,图谋不轨,在南京等地掀起驱逐传教士的风波,从各地来杭州避住在李之藻、杨廷筠家中的传教士达八九人,杨为之支付生活费,并购买房屋作耶稣会士住院,住院内设立初学院。泰昌元年(1620),传教士在崇德、德清设立教堂。同年,金尼阁神父从罗马带来教宗保禄第四赠送的图书7000余册,包括人文、哲学、神学、教义、医学、法学、音乐等方面内容。

       天启五年(1625),杭州天主教徒从1612年168人发展到1600人。天启七年(1627),杨廷筠出资在杭州观巷建造教堂1所(在今中山北路天主教堂处),是杭州第一座天主教圣堂。李之藻、杨廷筠和徐光启被并称为中国天主教三大柱石。前二人为杭州人,因此,杭州曾成为当时中国天主教传教中心。

       崇祯元年(1628),葡萄牙传教士费乐德(Rodrigue Figueredo,1594-1642)应鄞县教徒王方济(1624年在北京入教)之邀,从杭州到宁波乡村传教,第一批受洗80人,其中王方济一家就有25人,另有望教徒百余人,不久返回杭州。崇祯十一年(1638),又有意大利传教士利类思(Louis Buglio,1616-1684)应鄞县朱宗元(又名维诚,在杭领洗)邀请到鄞,专在县城传教,付洗教友15人,内多数为学者。事后,杭州常有传教士到宁波进行传教活动,崇祯十三年(1640),宁波天主教已初具规模,历5年,入教560人,并建有神父住房。

      崇桢十二年(1639)冬,阳玛诺(Emmanuel Diaz Junior,1574-1659)到鄞城逗留6天,付洗教友数人。翌年,传教士孟儒望(Jean Monteiro,1603-1648意籍,字士表)到鄞,一住5年之久,受洗教友560余人。

      崇祯十六年(1643),意大利耶稣会士卫匡国(Martino Martini,1607-1661)来华,先到兰溪,后到杭州居住。常到宁波、金华、兰溪等地传教。清顺治三年(1646),在金华、兰溪两地建造教堂。不久,多明我会士在“白沙”地方,建立圣母堂和传教士墓地。顺治十一年(1654)六月,卫匡国抵罗马,为中国礼仪进行申辩,终获教宗允准敬孔祭祖。顺治十六年(1659),卫回杭州,在今中山北路开始另建天主教堂,至十八年(1661),新堂内部启用。同年六月二日,卫因感染霍乱逝世,葬杭州大方井。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向中国派遣的第一批耶稣会士白晋等5人,携带天文仪器,绕过里斯本抵达宁波,后北上。康熙三十五年(1696),首次成立浙江代牧区,首任代牧为多明我会士希伯禄(Pierre d’Alcala), 驻金华。康熙三十九年(1700),意大利方济各会士伊大仁主教和巴黎外方传教会会士颜当主教到浙江。三月十四日,伊大仁在海宁车辐浜教堂给颜当举行了主教祝圣礼。从康熙四十年(1701)至康熙四十二年(1703),外国传教士先后在金华、宁波(药行街)、湖州、绍兴、平湖、严州等地建造教堂,并到衢州、常山等地传教。康熙四十四年(1705),希伯禄被驱逐出境,孟方济(Montigny)被委为副主教,主持浙江教务。次年,由何纳笃(Jean Donato Mezzafalce,1661-1720)继任浙江代牧;1707年,何亦被驱逐出境。在浙的传教士(除耶稣会士外),因拒绝向清廷礼部领票(传教许可证),都被遣送出境。从此,浙江教会由福建代牧兼管。全省天主教堂也仅存12处。

      康熙四十七年(1708),康熙指令耶稣会士测绘全国地图,全图于1718年竣工,称之为《皇舆全览图》,测绘浙江的是冯秉正、雷孝思、德玛诺。测绘结束后,德玛诺留住杭州,康熙五十七、五十八两年(1718-1719)中,曾两次到嘉兴、平湖、海宁、硖石、王店、新枫、塘栖等10多个教友点举行圣事,还在杭州北郊建造了我国第一座耶稣圣心堂。雍正元年(1723),朝廷下令禁止天主教传播,天主教受冲击而衰落,教堂被改为祠堂或它用。雍正八年(1730),李卫任浙江总督后,德玛诺亦被驱逐出境,杭州天主教堂被改为天后宫。此后,传教士转入隐蔽活动达100年之久。

第四节              清中末、民国时期

 一、清中、末时期

       清道光十八年(1838),成立江西、浙江代牧区,由法国遣使会士主持,法籍张树德(Francois Alexis Rameaux,1802-1845)为第一任代牧,常住江西。鸦片战争后,道光二十二年(1842),法国味增爵会传教士到达宁波,味增爵会开始传入,重兴天主教。次年,浙赣代牧区主教张树德抵宁波巡视教务。道光二十四年(1844)十一月十一日,清廷批准天主教弛禁,保护教堂、教民。十二月,宁波官府根据清廷弛禁天主教令,贴出天主教弛禁告示。

       道光二十六年(1846)三月二十六日,天主教浙江代牧区成立,法籍石伯禄(Pierre  Lavaissiere,1813-1849)为第一任代牧,主教座堂设在定海。石在定海开办修院、设立教堂。当时全省天主教友2500人。咸丰元年(1851),法籍顾芳济(Francois X.Timothey Danicourt,1806-1860)为第二任代牧时,主教座堂从定海迁到宁波,先后在药行街、江北岸建造教堂。同年九月八日至十四日,在华遣使会士会议在宁波召开,巴黎遣使会总会长派第一助理傅苏(Antoine Foussou)神父为代表、罗奇莱(Claude Guillet,1811-1859)神父为秘书前来参加。与会人员有北京、蒙古、河南、浙江、江西教区的主教、副主教以及其他会士,共30余人。会议讨论了在华传教工作等问题。会后,用拉丁文写了《致在华全体遣使会士信》。咸丰二年(1852),法国仁爱会首批修女抵达宁波,建立中国第一座仁爱会修女院。咸丰四年(1854),因前年五月和是年四月定海发生反洋教斗争,顾方济调往江西,六月十二日,田嘉璧(Louis Gabriel Delaplace,1820-1884法籍)从江西调来任第三任代牧。田在任期内,为浙江教会在上海购置170亩土地,收回被改为天后宫的杭州天主堂,派神父到台州开教,后逐步向温州、丽水发展。同治四年(1865),设宁波、舟山、杭州三个总本堂,在杭州建造仁爱会修女院。在宁波、舟山、杭州等地建立育婴院、诊所、医院各1所,男校18所、女校5所、工业学校l所、孤儿院3所、大教堂3座、小教堂23幢、祈祷所55处,教友增加到2800余人。同治九年(1870),法籍苏凤文(Edmond Francois Guierry,1825-1883)为第四任代牧。之后,开办宁波若瑟医院、杭州天主教医院,新建宁波江北岸圣母七苦堂和海宁车辐浜堂、舟山朱家尖堂。1880年,设立温州本堂区,全省教友增加到5191人。光绪十年(1884)三月七日,法籍赵保禄(Panl Marie Reynaud,1854-1926)选为第五任代牧,受富苏(Fusula)主教衔。在赵任期内,1890,温州城内保禄堂落成;1892,宁波创立拯灵会总修院;1894年,李思聪神父在海门(椒江)购入大片土地建堂。光绪十八年,在临海城内购房建堂。1903年,增设温州本堂。嘉善、嘉兴、硖石和王店、湖州的南浔和菱湖、长兴、孝丰,安吉、余杭、余姚、诸暨、金华、兰溪、严州城内、龙游、丽水城内、平阳和钱库等地,亦先后建造或设立教堂。二十八年(1902),在宁波草马路购得大片土地,相继在此建造了大小修院、修女院、中级学校、普济院等一大批建筑群。二十九年(1903),开办衢州中法学校;设温州总堂区,将全省宁波、杭州、舟山3个总本堂区调整为4个总本堂区。三十年(1904),嘉兴文生修院在北门光明街开办。三十二年(1906),海门天主教创办绣花厂和织袜厂。宣统二年(1910),全省教徒达29740人,神父40人,修女100余人。

二、民国时期

       宣统二年(1910)五月十日,浙江代牧区一分为二,成立浙东、浙西两个代牧区。浙东代牧区管辖宁、绍、台、温、处5个府,浙西代牧区管辖杭、嘉、湖、金、衢、严6个府.浙东代牧区代牧为赵保禄,浙西代牧区首任代牧为田法服(Paul Albert Faveau,1859-1949法籍)。各代牧区设有咨议会,建立总本堂和本堂的管理体制。总本堂所在地为宁波、定海、绍兴、台州、温州、杭州、嘉兴、衢州,其他住有神父的68个堂为本堂区,大多本堂区设有女堂,由修女主管。不住神父的祈祷所500余处,均住有传道员或管理员。祈祷所分别隶属各本堂区。

       浙西代牧区成立后,新建了衢州府山和麻蓬堂,相继建立圣心修女会、开办小修院,扩建杭州堂、开设杭州仁爱医院。浙东代牧区集中精力建设宁波江北岸草马路的大小修院、拯灵会修女院、学校和普济院。

       民国十三年(1924),浙东代牧区改称宁波代牧区,浙西代牧区改称杭州代牧区.民国15年(1926)二月,法籍赵保禄主教病逝于法国;四月将遗体运回宁波,葬江北堂内。赵在宁波57年,任代牧主教42年。生前曾获教宗御座大臣衔、清廷的双龙宝带、中华民国政府的嘉禾章和法国荣誉十字勋章。1926年五月十日,台州从宁波代牧区划出,成立台州代牧区。台州代牧区是全国最早由国籍神职人员管辖的6个代牧区之一,首任代牧是定海人胡若山。胡若山主教,教宗在梵蒂冈伯多禄大殿祝圣,是全国第一批祝圣的6位国籍主教之一。民国19年(1930),浙江最大的天主教堂在嘉兴落成。

       民国二十年(1931),处州再从宁波代牧区划出,成立丽水监牧区,由加拿大斯加波罗外方传教会管辖。二十八年(1939)又将金华府属的8个县从杭州代牧区划归丽水监牧区。三十年(1941),杭州、宁波、台州、丽水4个代牧区,共有教友101363人,神父178人,修女242人,教堂81座,祈祷所536处。日军侵占金华期间,加籍传教士除1人在龙泉外,均离境回国。此时,杭州小修院停办,全省教务工作处于停滞状态。从二十一年(1932)开始,12名波兰籍遣使会士相继到达温州传教,筹备设立新的代牧区。到1946年,因与国籍神职人员不合作离开回国。同年,加籍传教士陆续回丽水教区,各县均驻有本堂神父。三十六年(1947),爱尔兰籍高隆庞会士到湖州传教,筹建新教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六月,因中国天主教实行圣统制,浙江的杭州、宁波、台州3个代牧区和丽水监牧区,均升为正式教区。宁波代牧戴安德(法籍)、杭州代牧的梅占魁(法籍)和台州代牧胡若山,都升为正式教区正权主教;丽水教区主教为谭尔鼐(加籍),是三十七年(1948)祝圣后上任的。1949年6月,温州教区成立,教务由宁波教区主教戴安德代理。

1949年统计,全省教徒94694人、神父187人、修女184人、圣堂70座、祈祷所500处、大小修院各2所、修女总院2所、修女分院23处、医院5所、诊所20所、高级护士学校1所、中学5所、高小23所、初小45所、经言学校90处、孤儿院9所、工厂2个、印书馆1个,曾出版报刊3种。

第五节   解放后(1949至2005年)

一、反帝与革新

       1949年7月,罗马教廷发出的《紧急通谕》,由它当时驻华公使黎培理转发到浙江。不许教友拥护共产党,不许教友阅读或宣传共产党的书刊,违反者停止圣事;为共产党唯物主义辩护和宣传者,开除教籍。黎培理又多次致函各教区主教,禁止神父、教友参加“三自革新”运动,并部署应变措施,如:把修生迁送国外,安排教区负责人先后接替名单。我省各教区对此,均作了具体布置,民国三十七年(1948)至1950年间,全省居住神父的堂口组织“圣母军”(又名“圣母慈爱祈祷会”),教会处于有神无神势不两立的状态。广大教友亲身经历中国共产党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感激万分;《共同纲领》又明确宣布宗教信仰自由。因此,广大神父和教友不顾教会当局的种种阻挠,从1950年下半年起,积极投入反帝爱国运动,纷纷发表《革新宣言》。1951年1月17日,杭州天主教友发表《革新宣言》;同年3月,温州天主教三自爱国革新委员会成立。

       浙江天主教活动经费主要依赖外资津贴,1951年开始断绝外资津贴,教会学校、医院、孤儿院、普济院等都由各级政府接管,从而割断了与国外经济上的联系,实行自养。同年11月,各级政府下令取缔“圣母军”,逮捕了为首分子。1952年,杭州梅占魁(法籍)被驱逐出境。1953年6月,宁波戴安德(法籍)、王铭惠因间谍罪被捕。1954年,戴安德被驱逐出境。同年9月,组织全省神父、修女等在杭州学习《宪法》。学习后,部分人员赴上海参观国际间谍特务罪行展览。在浙的外国传教士从1950年开始申请离境,至1954年全部撤离。

浙江省天主教人员分布统计表

(1955年12月15日)

      二十世纪50年代后期,杭州、宁波、温州3个教区实行了自选自圣主教。 1988年,杭州教区又实行第2次自选自圣主教;1999年,杭州、宁波教区再次举行自选。

二、成立爱国会

      1955年,杭州天主教爱国会成立,崔加禄为主任,钱志中为秘书长。同年6月、9月,台州胡若山、温州苏希达等因反革命案被捕。胡被捕后,倪儒范副主教接管教务。1957年6月,方志刚、陈达夫、王克谦、施伯庐、郑心镜、倪儒范、汪鸣皋、郭慕天、崔加禄等9人赴京参加中国天主教友代表会预备会议和中国天主教友代表会,方、陈、王、施、倪、崔6人当选为全国天主教爱国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1月,全省神父、修女、教友代表106人,在杭州参加社会主义教育和反右斗争学习。12月,又参加省天主教友代表会,成立了省天主教友爱国会筹备委员会,方志刚任主任,徐吉麟为秘书长。1958年4月,选举吴国焕为杭州教区第一位国籍主教。6月,温州市天主教爱国会成立,陈达夫为主任,选举方志刚为主教。同月,宁波市天主教爱国会成立,选举舒其谁为主教。是年,在平阳搞献教堂、献圣经、献宗教用品,脱离教会的“三献一退”试点,然后从点到面在温州推行,影响全省。这一年,宁波市天主教和基督教、佛教合办甬江酒厂,教职人员参加劳动。1959年5月至10月,各地天主教部分负责人参加浙江省政治学校学习。10月,杭州市5个宗教联合创办十一电讯器材厂,教职人员参加劳动。1960年4月27日,吴国焕、方志刚、舒其谁在上海受主教祝圣典礼。1962年1月,我省天主教9位代表赴京参加中国天主教第二次代表会议,方志刚被选为常务委员,其他7人为委员。1962年统计,全省天主教468处教堂中,仅有180余处有宗教活动。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自8月下旬起,全省各教堂被“红卫兵”横扫“四旧”,神职人员被赶出教堂,宗教活动全部停止。

三、恢复与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各项政策。1979年年底,宁波、温州、杭州天主教爱国会恢复活动,宁波和衢县麻蓬天主教堂首先恢复宗教活动。1980年4月,浙江省天主教第二次代表会议在杭州召开,正式成立省天主教爱国会。选方志刚为主任,舒其谁、吴国焕、陈达夫为副主任,徐吉麟为秘书长,郭慕天、朱峰青为副秘书长。5月,正副主任和正副秘书长为省天主教代表参加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天主教第三次代表会议,成立了中国天主教教务委员会和中国天主教主教团。1981年10月,全省神父、修女、教友代表在杭州学习中共《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历时1个月。11月,召开了省天主教第三次代表会议,成立了省天主教教务委员会,选舒其谁为主任,吴国焕、方志刚、柴日昶、郭慕天为副主任,赵宛文为秘书长。1982年,华东六省一市合办佘山修院,我省开始选送修生进院学习。10月下旬,中共中央统战部杨静仁部长亲临杭州堂视察并听取意见。12月,杭州天主教主教座堂复堂。1984年5月,省天主教“两会”两次组织神父、修女赴上海、苏州、南京等地参观学习。这一年,杭州开办修女培训班。1985年,宁波开办修女培训班。同年5月,发生温州手帕厂冲击天主教堂事件,厂长被判刑1年,书记被拘留15天。神职人员的冤假错案获得纠正。该年统计,恢复堂点44处。1986年11月,我省代表赴京参加中国天主教第四次代表会议,6人被选为全国“两会”委员。1987年3月,召开省天主教第四次代表会议,选方志刚为省天主教爱国会主任,郭慕天为秘书长,吴国焕为省天主教教务委员会主任,朱峰青为秘书长。10月,召开省“两会”常委扩大会议,讨论并制订了《浙江省各教区堂口堂点管理暂行条例》。恢复活动堂点已达287处。杭州教区主教吴国焕因年迈多病,请求退休。1988年8月24日,朱峰青被选为杭州教区主教;11月27日,在上海受主教祝圣典礼。

       1989年,成立佘山修院浙江分院;修生分别在杭州、宁波两地授课;次年,合并到上海泰耒桥分院。杭州、嘉兴、宁波、温州等教堂开设圣物供应室。省“两会”出版《经文简集》、《祈祷手册》合订本、《要理问答》、《圣教圣歌》各1万册。多次组织教友赴沈家门、佘山朝圣,并举办教友学习班、礼仪更新等培训班。1993年,由郭慕天编写的《浙江省宗教志资料汇编》第一集(天主教)出版。同年3月,召开省天主教第五次代表会议,选举郭慕天为爱国会主任,朱峰青为教务委员会主任,方志刚、徐吉麟、陈达夫、顾石峰为顾问。会议通过了《浙江省天主教各教区堂口堂点试行规章制度》和《浙江省天主教教职人员认定要点》。宗教活动场所已经各地政府批准开放的教堂、会所182处,教徒116000人,教职人员108人,其中从1985年到1993年新祝圣神父12人,新发愿修女18人。

2005年教务统计

温州教区:神父17人,修生16人,修女27人(其中已发永愿修女 6人),望会生10人,传道员332人,教友11余万人。圣堂与祈祷所168处。(丽水地区教友2000余人)

台州教区:神父5人,修女9人(其中已发永愿修女1人),修生5人,教友5000余人,圣堂与祈祷所25处。

宁波教区:主教1人,神父14人,修女27人(其中已发永愿修女19人),修生12 人,教友3万余人,圣堂及祈祷所102处,其中新建筑教堂48处,

杭州教区:主教1人,神父15人,修女23人(其中已发永愿修女7人),修生 5人,教友2.5万余人,圣堂与祈祷所48处,其中新建教堂22处。

省市爱国组织情况

(一)省天主教“两会”组织

浙江省天主教友爱国会筹备委员会

1957年11月12日至12月14日,在杭州基督教青年会,召开全省神父、修女和教友代表预备会;12月16日至20日,举行正式代表会议,成立浙江省天主教友爱国会筹备委员会。选出领导班子:

主  任:方志刚

副主任:陈达夫  崔加禄  吴国焕  舒其谁

秘书长:徐吉麟

副秘书长:郭慕天  钱志中

1963年3月20日至3月24日,召开筹委会委员扩大会议,出席16人,列席14人。

浙江省天主教第二次代表会议

1980年4月23日至29日,在杭州屏风山,召开浙江省天主教代表会议。会上,成立浙江省天主教爱国会;28日,选出15名委员组成省天主教爱国会委员会,再由委员会推选出常务委员会委员,组成领导机构。

主  任:方志刚

副主任:舒其谁  吴国焕  陈达夫

秘书长:徐吉麟

副秘书长:郭慕天 朱峰青

常 委:方志刚 舒其谁  吴国焕  陈达夫  徐吉麟

            郭慕天 朱峰青

委  员:方志刚  史济仁  朱峰青  吕德意   吴文婴 

吴国焕  陈达夫  陈道弟  施禹臣   钱光祖   

徐吉麟  龚秉仁   舒其谁  郭慕天   裘理圣

浙江省天主教第三次代表会议

1981年11月5至7日在杭州召开。选出委员:舒其谁、方志刚、吴国焕、陈达夫、徐古麟、郭慕天、朱峰青、钱光祖、吕德意、龚秉仁、陈道弟、裘理圣、施禹臣、黄胜白、史济仁、林斌、赵宛文、顾石峰、谷琦、蔡叔毅、蔡子琴。

常  委:舒其谁  方志刚  吴国焕   陈达夫  徐吉麟   

郭慕天  朱峰青  赵宛文  林  斌

主  任:方志刚

副主任:舒其谁  吴国焕  陈达夫

秘书长:徐吉麟

副秘书长:郭慕天  朱峰青

会议成立了浙江省天主教教务委员会,并选出委员、常委和领导班子。

委  员:方志刚、徐鸣野、蔡叔毅、杨君陶、徐振存、施禹臣、林斌、陈遭弟、舒其谁、柴日昶、顾石峰、史济仁、钱光祖、赵其松、吴国焕、朱峰青、赵宛文、裘理圣、徐吉麟、谷琦、蔡子琴、曹湘德、郭慕天。

常  委:舒其谁  吴国焕  方志刚  徐鸣野   蔡叔毅 

林    斌  柴日昶  顾石峰  朱峰青   赵宛文  

徐古麟  蔡子琴  郭慕天

主  任:舒其谁

副主任:吴国焕  方志刚  柴日昶  郭慕天

秘书长:赵宛文

副秘书长:朱峰青  顾石峰

浙江省天主教第四次代表会议

1987年3月20日至26日,在杭州武林饭店召开。代表有温州21人,宁波16人,杭州、嘉兴、湖州17人,台州6人,丽水2人,金华5人,衢州7人,绍兴、萧山6人,共计80人,其中神职人员27人、修女4人。

选出省天主教爱国会委员会委员:方志刚、陈达夫、吴国焕、徐吉麟、郭慕天、朱峰青、吴德荣、龚秉仁、陈道弟、裘理圣、史济仁、林斌、赵宛文、顾石峰、谷琦、蔡叔毅、蔡子琴、李国华、黄浩然、徐吉伟、王进、弗万青、项延宣、周於德、王敏、汤青海、薛云霞。

省天主教爱国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方志刚、朱峰青、徐吉麟、陈达夫、郭慕天、徐吉伟、林斌、史济仁、裘理圣

主  任:方志刚

副主任:徐吉麟  朱峰青  陈达夫

秘书长:郭慕天

副秘书长:徐古伟  林  斌

省天主教教务委员会委员:方志刚、徐鸣野、蔡叔毅、杨君陶、徐振存、林斌、陈道弟、顾石峰、史济仁、周於德、赵其松、朱峰青、赵宛文、裘理圣、徐吉麟、蔡子琴、谷琦、郭慕天、吴德荣、徐素云、王敏、杨应时、胡贤德、周椒妹、朱曦。

常  委:吴国焕、郭慕天、赵宛文、蔡叔毅、顾石峰、朱峰青、

             曹湘德、杨应时、徐鸣野、蔡子琴。

主  任:吴国焕

副主任:郭慕天  赵宛文  蔡叔毅  顾石峰

秘书长:朱峰青

副秘书长:曹湘德   杨应时

浙江省天主教第五次代表会议

1993年3月25日至28日,在杭州秋水山庄召开。代表96人,其中:主教2人、神父20人、修女9人、修生2人、教友63人。会议通过了“两会”新的章程、《浙江省天主教各教区堂口、堂点试行规章制度》、《浙江省天主教教职人员认定要点》;选出省天主教“两会”委员38人:王敏、王天云、方法全、朱曦、朱峰青、李国华、杨人路、杨自为、杨应时、吴一枝、巫国瑞、林斌、宋纪兰、陈道弟、金惠民、周芳佳、周於德、郑家茂、金仰科、赵宛文、胡贤德、贺近民、郏山君、徐古伟、徐呜野、郭慕天、费财林、梁学刚、曹湘德、黄斌盛、董太和、傅建荣、傅天玲、裘理圣、蔡亦群、蔡叔毅、薛云霞、傅兆宝。 

常务委员会委员计21人:王天云、朱峰青、林斌、杨应时、金惠民、周芳佳、周於德、赵宛文、胡贤德、郏山君、黄斌盛、徐吉伟、徐鸣野、郭慕天、费财林、曹湘德、董太和、傅建荣、裘理圣、蔡叔毅、薛云霞。

省天主教爱国会主任:郭慕天 

副主任:朱峰青  杨应时   徐吉伟   林  斌   董太和

省天主教教务委员会主任:朱峰青

副主任:郭慕天  蔡叔毅   赵宛文   胡贤德

省天主教“两会”秘书长 (暂缺),

副秘书长:傅建荣、方法全、宋纪兰、杨人路、杨自为。

省天主教“两会”顾问:方志刚、徐吉麟、顾石峰、陈达夫。

浙江省天主教第六次代表会议

1998年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中瑞大厦召开。代表96人,其中:神父25人、修女15人、教友56人。会议一致通过了《浙江省天主教爱国会章程》和《浙江省天主教教务委员会章程》。并以举手方式选出了省天主教“两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41人:郑家茂、曹湘德、杨人路、王钊、田谷音(女)、傅天玲(女)、骆玛利(女)、黄美珍(女)、贺近民、徐吉伟、胡贤德、黄斌盛、李露献(女)、王江飞、蔡叔毅、王益骏、林斌、朱维芳、胡龙建、金惠民、邱新媚(女)、陈和平(女)、朱圣光、徐立波、沈方干、方法全、李富平、张伟兰(女)、方法淳、徐贵根、傅兆宝、梁学刚、何宏宪、邹西满、金仰科、郏山君、郭慕天、赵宛文、董太和、宋纪兰、杨自为。

省天主教爱国会主任:郭慕天

副主任:徐吉伟、林斌、赵宛文

秘书长:王  钊

省天主教教务委员会主任:蔡叔毅

副主任:徐吉伟、胡贤德、董太和。

秘书长:方法全

“两会”副秘书长:王江飞、宋纪兰、杨自为、胡龙建、傅天玲(女)

“两会”顾问:方志刚、徐吉麟、顾石峰、杨应时。

浙江省天主教第七次代表会议

2003年12月29日至31日在杭州梅竺度假村召开。选出委员45人:方法全、郑家茂、王钊、谭伟建、朱琦瑛(女)、骆玛利(女)、田谷音(女)、刘玉红(女)、沈方干、徐贵根、李富平、张伟兰(女)、赵亚纳(女)、郭战元、汤文芳(女)、马德玲、傅兆宝、胡贤德、黄斌盛、潘梅腊(女)、王江飞、徐立波、金仰科、郏山君、徐文洲、 沈建锋、施维贤、林斌、朱维芳、胡龙建、金惠民、钟金星、任显初(女)、王华萍(女)、陈正武、刘幸、刘肖维、徐吉伟、梁学刚、王安娜(女)、杨作飞、黄志强、李美荣(女)、傅天玲(女)。

省天主教爱国会主任:徐吉伟 

副主任:胡贤德、方法全、林斌、郏山君

省天主教爱国会秘书长:郑家茂

省天主教教务委员会主任:方法全 

副主任:徐吉伟、朱维芳、郑家茂、胡龙建、金仰科

省天主教教务委员会秘书长:赵亚纳(女) 

省天主教“两会”副秘书长:王华萍(女)、王安娜(女)、

    朱琦瑛(女)、潘梅腊(女)。

省天主教“两会”名誉主任:郭慕天、曹湘德

省天主教“两会”法律顾问:郏山君

省天主教“两会”经济顾问:黄斌盛

(二)市县天主教“两会”组织

杭州市天主教历次代表会议

杭州市天主教爱国会是由杭州天主教神长教友组成的爱国爱教的群众组织。原名杭州天主教友爱国会。

杭州市天主教教务委员会是由杭州天主教神长教友组成的教务组织。

1954年3月16日,成立了市天主教友爱国会筹备委员会,推选崔加禄为主任委员。

1955年10月24日至25日,召开市天主教友第一次代表会议,正式成立了市天主教友爱国会。选举产生委员27人,崔加禄当选为主任。

1958年3月5日至15日,召开第二次代表会议,出席会议代表66人。选举爱国会委员11人,崔加禄为主任,徐吉麟、胡海秋、闵超然、卫若莲、胡珏为副主任,徐吉麟为秘书长。

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开始,而停止活动。1978年12月,恢复活动。

1991年5月29日至31日,在杭州天主堂召开杭州市天主教第三次代表会议。出席代表50人。将杭州市天主教友爱国会改名为杭州市天主教爱国会。推选朱峰青为主任,杨人路、曹湘德、李国华为副主任,杨人路为秘书长。

会上还成立了杭州市天主教教务委员会,选举产生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8名,常务委员会委员7名,推选朱峰青为主任,曹湘德、杨人路、杨自为为副主任,杨自为兼总干事。

1996年9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天主堂召开杭州市天主教第四次代表会议,60位代表出席会议。推举朱峰青为主任,曹湘德、杨人路、李国华为副主任,杨人路为秘书长。

选举产生杭州市天主教教务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推选朱峰青为主任,曹湘德、杨人路、王钊、杨自为为副主任,王钊为秘书长。

2000年2月22日,杭州市天主教爱国会第四届委员会举行全委会扩大会议,推选曹湘德为爱国会主任,增补方法全、郑家茂为副主任。

2004年10月12至13日,杭州市天主教第五次代表会议在杭州召开,63位代表出席会议。推选曹湘德为名誉主任,方法全为主任,郑家茂、王钊、陈君梅为副主任,魏仕秀为秘书长,聘请杨人路、田谷音、李国华、杨自为为顾问。

决定不再设立杭州市天主教教务委员会。

宁波市天主教历次代表会议

第一次代表会议,1958年6月30日在药行街天主堂召开,出席代表60人。会议听取形势报告,传达全国、省天主教代表会议精神,通过《告宁波教区神父教友书》和章程;选举市委会和教区主教。选举产生委员21人,徐春茂为主任,吕德意、舒其谁、李斐雅、庄中汉为副主任。

第二次代表会议,1964年2月27日在药行街天主堂召开,出席代表33人。会议审议工作报告,通过《宁波教区关于反帝爱国守法规定》,选举市委会。选举产生委员13人,舒其谁为主任,吕德意、李斐雅、庄中汉为副主任。

第三次代表会议,1980年12月2日在江北岸天主堂召开,出席代表45人。会议审议工作报告,选举市委会。选举产生委员13人,舒其谁为主任,柴日昶、吕德意、钱光祖为副主任。

第四次代表会议,1986年4月4日在江北岸天主堂召开,出席会议代表50人。会议审议工作报告,修订章程,选举市委会。选举产生委员16人,顾石峰为主任,费万庆、徐吉伟为副主任。

温州市天主教历次代表会议

1951年1月4日,神父、教友32人集会,发表《温州天主教革新宣言》,相继签名一千余人。

1955年12月19日,召开第一次代表会议,成立了市天主教友爱国会筹会,陈达夫、陈道弟当选为正副主任,王平为秘书。

1958年6月1日,召开第二次代表会议,正式成立了市天主教友爱国会,陈达夫当选为主任,方志刚、蔡叔毅、蔡管怀、董云香当选为副主任。

1960年4月下旬,召开第三次代表会议,成立市天主教爱国会,陈达夫为主任,方志刚、蔡叔毅、蔡管怀为副主任。

1964年12月,召开第四次代表会议,进行爱国守法教育,补选林斌为秘书。

1981年12月,召开市天主教第五次代表会议,成立了市区天主教教务委员会筹备小组。蔡叔毅为组长,徐鸣野、杨君陶为副组长。

1999年,政府为在市区各县建立爱国会,召开了多次会议,并邀宁波、台州的神父到会讲明爱国会工作情况。当年11月到12月间,永嘉、平阳、瑞安、鹿城区、苍南、瓯海等堂口相继成立爱国会。12月6日,温州市天主教爱国会召开了代表会议,进行了换届工作,蔡叔毅为主任,林斌为秘书长。

台州天主教历次代表会议

(壹)椒江市爱国组织

1、椒江市天主教管理小组(1981-1988年)

组长:蔡子琴       

副组长:金鸣空。

组员:陈云庭、董圣宝、邱士法、王春法、陈仙花

2、椒江市天主教教务委员会(1988-1993年)

主任:蔡子琴       

副主任:梁学刚

秘书长:颜安民

常委:董圣宝、郑官芳、周永福、陈云庭、王宝领、邱士法、王春法、梁学刚、颜安民。

委员:金鸣空、包雪芳、阮孟林、孙可松、徐普顺、肖玉祥、周恩培、管宏宾、褚孔昌、金茂灿。

3、椒江区天主教第二次教务委员会(1994年6月29日)

主任:张文爽神父,副主任:梁学刚、周永福(兼秘书长),副秘书长:陈华高。常委七人,另有:董圣宝、王玛利、郑官芳。

4、椒江区天主教第三次代表会议,并成立爱国会(1999年12月17日)。

主任:徐吉伟

副主任:郭天平、梁学刚、周永福(兼秘书长)、董圣宝

副秘书长:陈华高;

委员11人,另有:周芳佳、郑官芳、管宏宾,卢杏花、郑瑶聪。

5、椒江区天主教第四次代表会议(2005年8月26日)

主任:徐吉伟      

副主任:梁学刚(兼秘书长)、董圣宝、郑官芳、管宏恩

副秘书长:陈华高;委员13人,另有:丁德夫、王秩良、冯凤女、卢杏花、陈永康、吴毓莲、周芳佳。

(贰)黄岩市爱国组织

1、黄岩县天主教管理小组(1986-1989年2月)

组长:顾谦(神父)      

副组长:叶月芳(女),

组员:郑胄均、孙纪顺、郑雪民、章冬琴(女)、蒋月斐(女)。

2、黄岩市天主教第一届堂务管理委员会(1989年3月-1993年4月)

名誉主任:顾谦(神父)

主任:王天云      

副主任:叶月芳(女)

委员:张文爽、张恩光、蒋月斐、章冬琴、郑雪民、郑胄均、徐祥德、孙纪顺、陈伯贤。

3、第二届堂务管理委员会(1993年4月-1996年)

主任:王天云      

副主任:叶月芳(女)、章冬琴(女)。

委员:徐祥德、张恩光、钱春领、王秩东、郑雪民、孙纪顺、陈亦山。

4、第三次代表会议(1996年8月8日)

主任:王天云       

副主任:叶月芳(女) 、章冬琴(女)

5、第四次代表会议(1999年12月30日),并成立爱国会。

主任:郭天平

副主任:王天云(兼秘书长)、周芳佳、钱春玲、章冬琴、叶月芳

副秘书长:张恩光

6、第五次代表会议(2004年10月11日)

爱国会副主任:张恩光、徐祥德,

秘书长:王以刚

堂务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恩光、钱春玲

秘书长:王以刚

(叁)临海市爱国组织

1、临海市天主教首次代表会议于1983年召开,并成立爱国会。主任:徐素云

2、第二次代表会议于1986年召开。

爱国会主任:徐素云    

副主任:李炳炎

委员:王春梅、金学喜、夏茂春

3、第三代表会议于1999年12月18日举行。

主任:徐素云(2002年亡故,由卢克强接替)

副主任:陈月英、金文央

秘书长:叶志秀

副秘书长:汪凤芯

委员:王玛利、郑永满、蔡显强

(肆)温岭市爱国组织

1、温岭县天主教堂务管理委员会,1991年成立至1993年。

主任:崔理庭      

副主任:周启明(兼秘书)

委员:陈维仁、王修祥、陈荷连、杨万里、项克正、林杏春、赵斯涵、叶吉兵、徐福裕

2、温岭县天主教第二次代表会议于1995年举行。

主任:崔理庭      

秘书长:陈维仁

3、温岭县天主教第三次代表会议于1999年12月21日召开。

爱国会主任:杨作飞        

副主任:崔理庭、杨万里

秘书长:陈维仁           

副秘书长:潘东彪

委员:叶哲宾、孙立强、张小莲、周启明、林杏春、林夏莲、詹彩秋

(伍)玉环市爱国组织

1、玉环市天主教第一次代表会议于1999年12月7日举行。

爱国会主任:王启明

副主任:林文德

秘书长:张平,

常委:谢志胜、胡理香

委员:叶明云、金增雨、孙显广。

2、第二次代表会议于2005年12月召开。

爱国会主任:王希明

副主任:林文德、谢志胜、胡理香,

秘书长:马超毅

委员:孙显广、汤春娥、郭菊香、胡里仁、沈兴显、金本笃

附:历届省市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名单

一、历届省人民代表、省政协委员名单

1950年8月至1952年12月   胡海秋

1952年12月至1955年2月   胡海秋

第一届省政协

1955年2月至1958年10月   委员:王克谦,

常委:胡海秋、方志刚

第二届省政协

1958年11月至1964年9月       委员:徐吉麟,

常委:方志刚、舒其谁

第三届省政协

1964年9月至1968年3月    委员:徐吉麟,

常委:舒其谁、方志刚

第四届省政协

1977年12月至1983年4月   委员:徐吉麟、吴国焕、方志刚   

省人大代表                                    舒其谁

第五届省政协

1983年4月至1988年1月    委员:徐吉麟、吴国焕、方志刚

   董太和

第六届省政协

1988年1月至1993年1月    委员:徐吉麟、方志刚、郭慕天

第七届省政协

1993年1月至1998年1月    委员:徐吉麟、方志刚、郭慕天

第八届省政协

1998年1月至2003年        委员:胡贤德、方志刚

   常委:郭慕天

第九届省政协

2003年—                         委员:胡贤德、胡龙建

  常委:方法全

历届地市人大、政协委员

杭州市: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

第一届(1950年1月)                               胡海秋

第二届(1951年7月) 副主席                   胡海秋

第三届(1952年12月) 副主席                 胡海秋

政协杭州市委员会

第一届(1955年12月) 副主席:             胡海秋

                                     委员:           郑心镜、崔嘉禄

第二届(1960年1月)  委员:崔嘉禄, 特邀:胡海秋

第四届(1981年12月) 委员:朱峰青

第五届(1987年6月)  委员:朱峰青, 特邀:曹湘德

第六届(1992年5月)  委员:朱峰青、曹湘德

第七届(1997年3月)  委员:朱峰青、曹湘德、杨人路

第八届(2002年3月) 委员:曹湘德、方法全

嘉兴市:

第一届(1983年)政协委员                    缪洁

第二届(1988年)政协委员                    杨应时

第三届(1993年)政协委员            杨应时、方法全

第四届(1998年)政协常委                    方法全

第五届(2003年)政协委员                    徐贵根

平湖市:第一届至第十届政协委员                        裘志禹

海宁市:第十届(2003年)政协委员                    吴建新

嘉善县:

第七届至第十届(1983-2003)政协委员         沈方干

第十一届(2003年)政协委员                  王明娟

湖州市:

第一、二届政协委员                                    杨尹耕

第三、四、五届政协委员                             薛云霞

第四、五、六届政协委员                             李富平

南浔区:第一、二届人大代表                                 赵亚纳

南浔镇:第十三至十五届人大代表                          赵亚纳

金华市(县级):

第一届(1956—1959年)政协常委            郭慕天

第二届(1959—1962年)政协常委            郭慕天

第三届(1962年)政协常委                        郭慕天

第四届(1981—1984年)政协常委            郭慕天

第五届(1984年)政协常委                        郭慕天

金华市(地级):

第一届(1985—1990年)政协委员            郭慕天

第二届(1990—1995年)政协委员            郭慕天

第三届(1995—2000年)政协委员            郭慕天

第四届(2000—2005年)政协委员            郭慕天

                                                                    唐一果

第五届 (2005年)政协委员                       郭慕天

金华县:

第一届(1963—1966年)政协常委                        郭慕天

第二届(1966年)政协常委                                   郭慕天

第五届(1963年)人民代表                                   郭慕天

第六届人民代表、人民委员会委员                         郭慕天

婺城区:

第一届人大代表                                        童兰英

第二、三届政协委员                                 童兰英

兰溪市:

第三、四届人民代表                                 齐正芳

第七至十届人民代表                                 齐正芳

第一至五届政协委员                                 郑永芳

东阳市:

第一至十届政协委员                                 丁桂林

第十一届政协委员                                     金永生

衢州市:

第一届(1985年)政协委员                    周于德

第二届(1990年)政协委员                    周于德

第三届(1995年)政协委员                    徐贵根

第四届(2000年)政协委员                    马德玲

第五届(2005年)政协委员                    汤文芳

宁波市:

第一届(1955年6月)委员                    徐春茂

第二届(1957年6月)委员                    徐春茂

第三届(1959年10月)常委:舒其谁,特邀:柴日昶

第四届(1962年9月) 常委:舒其谁,特邀:柴日昶

第五届(1963年12月)常委:舒其谁,特邀:柴日昶

第六届(1966年5月) 常委:舒其谁,特邀:柴日昶

第七届(1982年3月) 常委:舒其谁 ,特邀:柴日昶、顾石峰

第八届(1983年10月) 委员:柴日昶,特邀:顾石峰(1985年3月增选为常委)

第九届(1988年4月)  常委:顾石峰,特邀:徐吉伟

第十届(1993年5月)常委:徐吉伟,委员:黄斌盛

第十一届(1998年4月)常委:徐吉伟,委员:黄斌盛

              (2000年,胡贤德增选为委员,后常委)

第十二届(2002年)常委:金仰科,委员:黄斌盛

绍兴市:

第一届(1983—1988年)委员                             史济仁

第二届(1988—1993年)委员                             史济仁

第三届(1993—1998年)委员                             吴一枝

第四届(1998—2003年)委员                             吴一枝

第五届(2003—2007年)委员                             徐立波

越城区:

第一届(2000–2003年)委员                                   徐立波

新昌县:(2003—2006年)委员                    徐丽娜、郏宣素

上虞市:(1998—2003年)委员                    高兴富、徐惠英

诸暨市:(1993—1998年)委员                                 杨华冠

              (1998—2003年)委员                                  杨华冠

              (2003—2006年)委员                                  祝海江

宁海县:

第六届(1998—2002年)委员                         张雨通

第七届(2002—2006年)委员                         潘祖清

慈溪市:

第三、四届(1982—1989年)委员                     费万庆

第五、六、七届(1989—2002年)委员             胡贤德、费万庆

第八届(2002–2007年)委员                             费万庆    

           (2005年)增补委员                                金仰科

余姚市:(1982—1996年)委员                                     赵其松

              (1999—2006年)委员                                     罗建飞

舟山市:

第一届(1987—1992年)委员               吴德荣、郏山君

                                                               应五岳、林荣富

第二、三届(1992—2002年)委员        金仰科、郏山君、应五岳

第四届(2002—2007年)委员               金仰科、郏山君、王江飞

定海县:

第一、二届(1980—1987年)委员                      郏国华

第三届(2003—2007年)委员                金仰科、 郏山君、王江飞

普陀区:

第三届(2003—2007年)委员            施维贤、劳仲杰

岱山县:

第三届(1900—1993年)委员                          毛和清

第四届(1993—1998年)委员                          毛文章

第六届(2003—2007年)委员                          郁新兆

嵊泗县:(2003—2006年)委员                                 陈养玉

台州市:第二、三届政协常委                                  徐吉伟

椒江市:第一、二、四至七届政协常委                         董圣宝

椒江市:第一至四届政协委员、五至八届政协常委             梁学刚

黄岩市:第一、二届政协                  常委:倪儒范,委员:俞国梁

黄岩市:第七至十届政协委员                      王天云

黄岩市:第九届人民代表                             叶月芳

温岭县:政协委员                                        蔡子琴、崔礼庭

临海市:政协委员                                        俞谷声、管理伯、徐素云

临海市:第七、八届政协委员                       卢克强

玉环县:第四至六届政协委员                       黄希明

玉环县:第七届政协委员                              马超毅

温州市:

第一届人大代表                              蔡叔毅

第二届人大代表                              周介甫

第三至五届人大代表                       蔡叔毅

第六、七届人大代表                       陈达夫

第八届人大代表                              徐鸣野

第九届人大代表                              朱维芳

第十届人大代表                              林斌

第一届政协              常委:方志刚; 委员:汪鸣奉

第二届政协              常委:方志刚; 委员:汪鸣奉

第三届政协              常委:方志刚; 委员:陈达夫

第四届政协              常委:方志刚; 委员:蔡叔毅、徐鸣野、林斌

第五届政协              常委:蔡叔毅; 委员:方志刚、徐鸣野、林斌

第六届政协              常委:蔡叔毅; 委员:林斌

第七届政协              常委:蔡叔毅; 委员:林斌

第八届政协              常委:朱维芳;  

第九届政协              常委:朱维芳; 委员:林斌、陈正武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