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将瑜

一、找见事情背后的天主

若瑟历经哥哥们的谋害、出卖,到埃及打工还被冤入狱,因解梦得救,掌权。哥哥们因饥荒到埃及买粮有求于他,他却说:是天主先派遣我来埃及……。在生活中,我也要学会看见万物背后那个更大的存在,去找见事情背后的天主。

二、不只渴望收获,而是要去播种

家有指责型人格特点的丈夫,苦不堪言,我自然会与之抗争,结果家里满是争吵,到头来互不欣赏,谁也不买谁的账,情感账户快“入不敷出“了。

一星期前,他与朋友们聚会,对于”家里讲感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这句话他听进去了,不过好不过几天,这几天又开始反弹,让我想到神父在主日弥撒中说:教堂就是让你不断忏悔的地方。一个星期来一次用真理教导,用圣爱圣化自己。否则,在这浮躁的当下,很容易耗尽库存,随波逐流,常常怒气冲天。刚刚有好的行为就易反弹。

这不考验来了,饭后散步,因为雨天被取消,他要回房,我想带宝宝在楼下玩,人来人往的宝宝喜欢,同时酒店感应旋转的大门让宝宝觉得新奇不已。我想到后备箱的推车,于是电话请他带车钥匙下来,他不!说地下室又脏又差又乱,叫我把宝宝抱上来。我说你一个人下来不方便些吗?他就不,挂了电话,我等了五六分钟,电梯口还是没他的踪影,我还是选择上去。

在电梯里想圣神的果实之“忍耐“与大家日常所说的”压抑“有什么区别?我为了这次培训能成行,已经忍他好几次了。不与他对抗和计较,但我怕再忍下去会大爆炸。

嗯!看见就是疗愈的开始,压抑应该是不去觉知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情绪,而选择回避,压抑着用另一所谓正向的情绪、感受、想法来代替。而忍耐则不同,是一种清楚的觉知,知道我生气了、悲伤了、愤怒了但不选择马上立刻行动去恶言相向、去发火、去回击。有意识的忍耐会有难受、痛苦、憋屈的感觉,并不像压抑并刻意逃避,或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我上去之后,他是高兴了,讲话语气也好,带孩子也积极,可我就是还有一股气呢!这股气推动着,我就是要去车库取推车。我有些气冲冲地问车钥匙在哪,他还是力争说晚上不要去。我坚持下去了,他居然跟宝宝说:你妈没脑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孩子前说另一半的坏话,就是教育的大忌;因他的恐惧懒惰,叫他去拿推车是不可能的,一是他懒,二是他到现在还不知道怎么把宝宝的折叠推车展开。我又断续忍耐,总不能又当宝宝的面对吼。指责型人格的人,你教不会。

我到前台打听 ,自己也下去看,根本没有他说的脏乱差呀!有人值班,还有酒店工作人员进进出出的。拿到推车,他电话打来,告之我在等电梯,本想不接这电话,让他任由他的恐惧蔓延。但想着今天的灵修课:不要想着要在他那里收获耐心、爱心、智慧,我就自己先播种吧,而且要忍耐着播种。在天父前尽情的宣泄你的情绪,表达你觉知到的真实感受。在人前还是得多播种爱、希望,特别是朝夕相处的另一半。

三、写作犹如用针挖井

写作不是为了发表给谁看,为了有多少的点赞,自己就是自己的第一读者!写作也像是用针去挖一口深井,没有那么速成的。想到我囤的好几书架的书,如果老是想着要速读,一口吃成胖子,你永远没有办法开始。但是以“用针对挖井“的精神,每天读一两页也是赞的,何愁不能开始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