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福音中的故事发生在耶稣两次增饼奇迹之后,其间“有许多群众带着瘸子、残废、瞎子、哑巴和许多其他的病人,来到耶稣跟前”(玛16:30),耶稣都治愈了他们。伴随着这些在信仰中转变的奇迹,耶稣开始引导门徒去思考他的身份和使命。
耶稣问门徒说:“一般人说人子是谁呢?”他们说:“有的说是洗者若翰;有的说是厄里亚;也有的说是耶肋米亚,或其他先知中的一位。”在科普书籍或者纪录片中耶稣被描述为一位智者或一位导师,是人类文明历史星河中璀璨的一颗明星。耶稣似乎并不关心这些,他更在乎我们跟他有关系的人如何认识他,于是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说我是谁呢?”西满伯多禄回答说:“你是默西亚,永生天主之子。”
默西亚即天主的受傅者,这个名号在以色列历史中,用来称呼被天主拣选执行特殊使命的人,例如君王、司祭、先知。读经一中天主赋予厄里雅金使命:“做作耶路撒冷居民和犹大家室的慈父”(依22:21)。从厄里雅金的形象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犹太人对于默西亚的盼望。处于社会动荡、信仰崩溃阶段中的人,寄望于末世性的默西亚,他将用新的方式执行天主的旨意。围绕着这位默西亚,人们所给予的希望各不相同。
人们愿意接受并朝拜一位自己能够掌控的“天主”。无怪不相信天主的人会认为,并非天主创造了人类,而是人类创造了神明。当人类无法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时,无数的欲望就共同塑造出来神明。如果是这样,这被创造出来的神明,绝非我们信仰的天主。
耶稣并非为满足我个人的幻想而存在的天主,他以他的方式、他的时间对待事物。圣保禄宗徒说:“犹太人要求的是神迹,希腊人寻求的是智慧,而我们所宣讲的,却是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罗1:22b-23a)”耶稣并不想在这里展现以智慧创造宇宙和以全能施展奇迹的天主的一面,他想要人们认识自己所定义的默西亚形象,即在苦难中展现天主之爱。这也是为什么在圣经中紧接着今日福音的片段就是耶稣首次预言受难并邀请信友背起十字架跟随他的原因。
教宗保禄六世在教会古老的格言“怎样祈祷就怎样相信”之后,又添加了一句“怎样相信就怎样生活”(Lex orandi, Lex credendi, Lex Vivendi.)。基督徒称耶稣为主、为默西亚,就是将自己生命的主权放在他的脚下,以他的方式思考并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我们在家庭、婚姻、学习与工作中以坚韧的精神面对各样挑战,在家人、邻居、同学和同事间以恒久的忍耐结出爱德果实。为基督徒而言,信仰应当是在生活中寻求他的旨意,并努力实践爱人的诫命。
诚如山中圣训时耶稣所说:“凡听了我这些话而实行的,就好像一个聪明人,把自己的房屋建在磐石上”(玛7:24)。当信友在日常中生活出基督的面貌时,就是让自己的信仰稳固地建立在磐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