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坡神父

各位主内的弟兄姊妹:主内平安!

    今天是常年期第二十主日,福音选自圣玛窦福音第十五章第二十一节至二十八节,耶稣称赞客纳罕妇人的信德。故事发生在提洛和漆东一带,即外方人的地方。在那个地方,有一位客纳罕妇人,她悲痛地哀号,主,请你帮助我的女儿吧,因为她被魔鬼折磨得很厉害。

这位客纳罕妇人的呼喊,实在是一颗纯洁心灵发出的信仰的恳求。在很多古代犹太人的观念当中,外邦人常常是低贱的,耶稣的门徒们以为这位莽撞的妇人根本不配老师耶稣的帮助,并且想要把他赶走时,耶稣这时却开始与她对话。在这里,我们不得不去想一个问题,耶稣看来并不关心以色列以外的民族的救恩的问题。然而,客纳罕妇人深切地渴求与谦卑,为她女儿赢得了救恩。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耶稣在不断引导门徒跨越犹太狭隘的民族自大;同时也告诉我们,信仰的恩赐超越种族与文化的障碍,也超越社会地位的界限。通过这个奇迹,耶稣指出:祂要建立的新普世团体,要取代当时及现在的任何排外主义。

福音带给我们信仰生活的启示与反省是什么呢?

第一,我们信仰天主,常常是被动式的信仰,就像这位客纳罕妇人一样,换一句话说,就是“人尽神起”。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痛苦或者无法解决的问题的时候,我们仰天长啸,寻找天主的帮助。这确实是非常好的经验天主的一种方式,也是我们福传时常用的方法,一个需要耶稣的人,才会寻找信仰,才会信耶稣。我们在生活中,如同客纳罕妇人一样,求得了耶稣的诸多恩典,也加深了我们的信德。我们应牢记信仰天主的过程,如客纳罕妇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求耶稣,面对门徒的阻扰,面对天主的沉默,我们谦卑地发出信德的呐喊:“主,啊!小狗也吃主人桌子上掉下来的碎屑!”

第二,我们应警戒自己,切勿在信仰上出现排外思想。排外思想是个人主义,是没有包容的心态。我们知道耶稣实行祂自己教导的一切,即使相反传统,祂仍先行善和做正义的事,耶稣接纳那些被排挤的人,他们是外邦人、哑巴、瘫子、跛子、盲人和其他许多的病人,医治并喂养他们,与他们一起吃饭。你有仇人吗?你有不喜欢的人吗?那让我们求天主,给我们换一颗天主的心、天主的眼去善待身边的人。天主愿意救所有的人,让我们向耶稣学习,学习祂的慈悲良善,包容天下难容之事。

第三,天主藉着福音召叫了我们,为获得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光荣。耶稣当众赞扬了客纳罕妇人的信德,这个奇迹彰显了天主的光荣。信德藉着爱的行动,让天主受荣。我们每个人都是耶稣的手与脚,每个基督徒都是耶稣在世的肖像,让我们显示天主的光荣,回应主的召唤。

主啊!求你使我们用圣善的生活赞美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