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坡神父

今日的福音是上个主日福音的延续,是耶稣的临别赠言。耶稣在晚餐厅中为门徒们洗脚,是为给门徒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爱的服务。爱的服务是耶稣精神,和世俗精神恰恰相反。世俗精神往往是一种统治和驾驭,耶稣精神是牺牲和“无我”,是以爱为出发点的服务。换句话来说,没有服务的爱,是空乏的爱;没有爱的服务,是缺乏灵魂的服务。

福音中记载,耶稣对门徒们说:“如果你们爱我,就要遵守我的命令;我也要求父,他必会赐给你们另一位护慰者,使他永远与你们同在;他是世界所不能领受的真理之神”(若14:15-17)。耶稣要求门徒们彼此相爱,并要求他们爱耶稣,旨在使他们能够取得灵性的成长。耶稣答应这些爱他的人,为他们派遣一位护慰者。

1、对护慰者的认知

“护慰”具有辩护和保护的意思。经历过法庭审理的人,懂得辩护律师的重要性。在法庭里,每个人都期望自己赢。但在法庭上,有时会出现一种现象,有理的一方不一定会赢,无理的一方不一定会输,原因就是缺乏优秀的辩护律师。耶稣许诺给门徒们的这位“辩护律师”,能保证在“法庭”上替我们打赢这场“官司”,并且这位护慰者有能力,守护我们的利益,为我们伸张正义,以超常的智慧消除不利于我们的因素。

这位辩护律师是智慧之神,他会为我们罪人辩护,我们是身负重罪的人,同时我们也是受害者。我们的辩护律师不会因为我们有罪而定我们的罪,但也不会袒护我们的罪,只是站在作为受害者的我们一边,使我们得到保护。天主创造我们,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拯救。耶稣降生为人,为罪人死在十字架上,其目的就是为了罪人能得到有效的救赎,护慰者为我们辩护的目的,正是为了实现天主的创造目的。

 2、护慰者使我们明白耶稣的使命

耶稣的使命是向众人宣讲福音的真理。宗徒们聆听了耶稣宣讲的福音真理之后,并没有真正的明白和信从。宗徒们的认知和福音真理之间,还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他们甚至对耶稣使命的认知也存在很大的缺陷,他们和其他的犹太人对耶稣抱有同样的期望,期望耶稣能使以色列得到属世的荣华,也期望自己能得到现世的名利地位。伯多禄曾开口问耶稣:“看,我们舍弃了一切,跟随了你;那么,将来我们可得到什么呢?”(玛19:27)伯多禄开始跟随耶稣时,想着属世的赏报,他没有领会耶稣的许诺是属神的赏报。这种缺乏属神的悟性,是一种灵性层面的迟钝,导致他反对耶稣以受苦的方式来完成救赎使命(参玛16:21-23)。

在上个主日福音中记载,多黙问耶稣:“主啊!我们不知道你往哪里去,怎么会知道那条路呢?”耶稣回答他说:“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经过我,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若14:5~6)。很显然,多默的认知和耶稣的真理之间很难相通。当时,宗徒们对福音的领悟能力很低,耶稣很多的宣讲对他们来说只是对牛弹琴。耶稣复活后,多黙信德的眼睛仍然没有开启,多黙只相信自己肉体的眼睛,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参若20:24-25)。从宗徒们整体的信仰来看,当时他们无论对耶稣的认知方面,和对耶稣福音的领悟能力方面,尚未融会贯通。耶稣许诺给他们的这位护慰者是真理之神,真理之神是帮助他们理解真理,分辨真理,带领他们进入真理。

3、真理之神和我们同在     耶稣离别之时,承诺门徒们,不会使他们沦为孤儿,答应他们,他还要回到他们身边(参若14:18)。耶稣会继续陪伴他们,只是属世的人就再不会看见他了,但属神的人会看得见(参若14:19)。耶稣会以复活后的神魂与他们在一起,当然这需要真理之神贯通众人,和打破与天主之间的障碍。只有那些真正爱天主的人才不会孤单,孤单是因为缺乏爱和被爱。如果我们的神魂与天主能保持良好的关系,何来的孤单?孤单是灵魂得不到安顿,没有归属感,如果灵魂借着护慰者——真理之神,居住在耶稣内,灵魂就不会孤单。只有缺乏对基督信仰的人,才会觉得自己孤单,因为他们的灵魂无处安顿,缺乏信仰的灵魂就如孤儿一样。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